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六个一建设

他山之石——行业学院模式的产教融合共同体

 发布时间:2022-01-11  返回上页

——以常熟理工学院光伏科技学院为例

一、产教融合共同体内涵与特征

产教融合共同体起源于社会学共同体,发展于职业教育校企共同体。社会学家滕尼斯在《共同体与社会》中将“共同体”(Gemeinschaft)表述为一种通过“共同意志”和“共同生活”,形成具有协作关系、共同归属感的“社会关系类型”“有机组织形式”“社群组织形态”。共同体组织具有自己的共同目标,在此基础上形成亲密关系和共同精神意识,能够让成员体验到归属感和自主认同感。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共同体”被称为在政府引导下,校企双方以合作共赢为基础,以协议形式缔约建设的相互开放、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利益实体,是校企合作的新型组织形式。共同体是群体的概念,群体中个体有共同的特征,并且存在互动效应,这三大内涵界定在校企共同体和产教融合共同体同样适用。

为进一步厘清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内涵,我们对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的重要要素进行对照梳理。产教融合在提出之际,就有着我国校企合作薄弱之现实,产教融合是一种校企合作深化发展的宏观理想,校企合作蕴含在产教融合之中。在合作层次上,校企合作主要是学校与企业的结合,合作对象一般是单个企业为主,比如说“订单式”培养、“校企合作班”;产教融合的“产”指产业界,“教”指教育界,是产业与教育的结合,合作对象是整个产业,一般来说是龙头企业为主的企业联盟。在合作主体上,前者主要包括“高校”与“企业”,而“政府”很少出现;后者包括“高校”“产业”“政府”以及“社会”。在功能路径上,前者主要以人才培养为主,侧重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培养制度建设;后者复合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功能,侧重于办学模式创新和办学方向整体把控。与传统的校企合作相比,产教融合是产业与教育更高层次、更大范围的贯通和融合。近两年,伴随产教融合深化发展,产教融合共同体概念得以提出并拓展。学者们将其视为尚需努力的“未来愿景”、为之奋斗的“教育理想”,并不断推进当前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经过梳理,笔者认为产教融合共同体目前至少在以下几方面可以达成基本共识:在构成方面,是教育与产业等主体融合形成的生态体;在认识层面,主体成员具有共同愿景;在情感方面,主体成员具有归属感和身份认同感;在行动层面,需要主体成员进行对话、沟通、参与等融入生态体,并且激发主动自觉参与行动的内生动力

其一,战略共同体:产教融合共同体是教育与产业融合形成的生态体。产教融合主体包含产业主体、教育主体、协调主体、目标主体四部分,行业、企业是产业主体,高校是教育主体,政府是横跨产教双方统筹协调的主体,社会则是产教融合的目标主体,产教双方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最终指向社会进步。战略共同体位于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最高层次。

其二,利益共同体:共同愿景是产教融合共同体形成的基本前提。群体成员基于共同利益建立共同目标、共同的使命,形成基本共识和价值观,这是产教融合共同体形成的基本前提。产教融合共同体共识需要教育、产业、政府、社会等主体对产教双方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彼此意向,经过相互承认、反复沟通理性取舍等环节方能达成,是理性化意向一致结果。产教融合共同体的目标愿景是以人才供需和技术创新为结合点,促进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推动教育与产业相互贯通,相互协同,相互促进,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利益共同体是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基石。

其三,情感共同体:产教融合共同体需要主体成员形成共同归属感,认同感。社会学家韦伯认为,只有双方相互行动中互为取向的社会关系打上同属于某一整体感觉印记时,才产生了共同体。产教融合命运共同体应该体现一种精神倾向、情感归依和心理认同,它既是一种组织与实体,更是一种意识与精神。情感共同体是产教融合共同体的价值导向。

其四,行动共同体对话、沟通、参与是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基本保障,激发成员主动自觉参与行动是共同体发展的根本动力。共同体共识需要经过相互承认、反复沟通和理性取舍才能达成,其必然离不开成员之间不断的联系和沟通,这也是形成共同体特征的必然途径。同时,单有对话沟通机制不足以保障共同体形态的可持续性。现代共同体建于被启蒙的主体之上,主体的自我意识获得巨大的解放,自我的积极能动性得到极大的释放,现代共同体的共识达成有赖于主体积极地自我能动性的参与。行动共同体是产教融合共同体的保障和动力。

因此,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内涵可以总结为战略、利益、情感、行动四个相互联系、相互交织的层面,共同影响产教融合生态体的产生、生长和可持续性发展。基于产教融合的基本框架以及“共同体”“校企共同体”以及上述“产教融合共同体”内涵界定,本文的产教融合共同体是指教育、产业、政府、社会等主体以合作共赢为基础,以共同愿景为目标,通过对话、沟通建立充分沟通与联系,形成具有共同归属感、认同感和参与行动自觉能动性,集人才培养、科技开发、社会服务等功能的产教生态体,是互相开放、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政校企行合作新型办学形式。

二、行业学院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探索与实践

2004年,受国家先前计划生育政策影响,各阶段适龄教育生源数量减少,长三角地区师范人才呈饱和状态,师范院校出身的常熟理工学院开始探索向理工院校转型,确定“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的办学定位和校地互动的发展战略。但作为缺乏行业背景的新建本科院校,其校企合作中面临着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错位、合作教育缺乏长效机制等共性问题。在历经“订单式”“冠名班”等传统浅层次校企合作阶段,常熟理工学院基于高等教育大众化形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研判和校情分析,通过主动对接区域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面向行业及骨干企业,融合政策、资源和智力等要素,开始逐步探索行业学院的人才培养和办学模式。

2009年,苏州光伏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但人才紧缺成为制约光伏产业发展的重大瓶颈。为缓解地方光伏产业人才供需矛盾,苏州市政府、常熟理工学院、阿特斯阳光电力有限公司合作,牵头建立全国首家光伏科技学院。十多年发展历程,光伏科技学院政校企行合作模式和建设内涵不断演进。建设伊始,光伏科技学院主要由政府、龙头企业和学校发起,合作培养光伏产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随着产业转型升级以及对高水平人才的需求,光伏科技学院与阿特斯偏向制造生产的合作也逐步提升为对接行业全过程,合作企业扩充到以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为主要代表的企业联盟。合作规模也从原来的光伏方向逐步扩展到光伏、光热、储能、新能源汽车等更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合作形式从人才培养为主的校企合作教育项目拓展为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一体的组织平台。在国家直接政策指导和可因循案例相对缺乏的情况下,光伏科技学院突破传统路径依赖,解放思路,打造“四融四体”产教融合共同体,开创了政校企行的行业学院合作办学新模式。

(一) 共建组织,架构战略角色系统和战略联盟

光伏科技学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遵循《理事会章程》,构建政府、学校与企业、行业共同负责和管理的运行机制。在苏州市与常熟市政府统筹协调下,学校联合行业协会和骨干企业成立光伏科技学院理事会,对学院重大发展事项作决策咨询。光伏科技学院实行院长负责制,设置院长办公室对学院行政、人事、财务、教学等事项进行全局管理,院长由学校党委任命,副院长由各运行主体分别委任。院长办公室下分别设置人才培养指导委员会、师资队伍建设委员会、产学研合作管理委员会负责具体运行事宜。学院明确政校企行四方“一体制、四机制”组织管理体系,包括“定期协商、随时协调”的组织领导体制,“项目载体,配套自筹”的经费投入机制,“四位联动、资源集成”的实施运行机制,“优先倾斜、资源共享”的政策保障机制和“全面合作,互动共赢”的目标达成机制。总体而言,光伏科技学院建立政校企行多方联动的战略联盟,初步架构运行高效的战略角色系统,并且充分吸收现代企业制度优势,搭建扁平化的管理架构,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打破体制壁垒,在人事、分配等方面呈现柔性和灵活度,推进行业学院发展。

(二) 共创愿景,达成政校企行发展共同体

为消除校企价值追求差异导致合作过程中的浮躁现象,光伏科技学院坚持政校企行在融合中共赢、在共赢中发展,在目标、价值观、使命感层面建立共同愿景,求同存异,展望未来,构造共同体组织的基石。以利益融合为前提,在文化、制度、资源各方面政校企行多层级多维度互联互通形成整体合力。一是利益融合,以他方需求为中心,以高质量光伏人才供给和高水平科技服务为切入点,确立利益共赢、互惠互利的产教融合长效机制;二是文化融合,在利益共同体层面凝聚集体文化,增强为区域光伏产业发展服务的共同体责任与使命感;三是制度融合,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相互渗透,增强规则意识和职业发展能力;四是资源融合,共建、共管、共享人力、技术和实体资源。学校与行业企业在管理层面、师资层面交叉兼职、任职,促进人力资源双向流动双栖发展。实体资源包括教学科研机构、实习实训基地、学生创新创业、员工培训、技能鉴定等。实现学校技术成果与企业产品技术有机结合,推动知识与技术相互转化。形成了以高校“四引”(引入行业标准、引入先进设备、引入先进技术工艺、引入行业高水平师资)和行业企业“四获”(获得企业后备人才、获得科技服务、获得员工职业培训、获得企业社会声誉)合作共赢局面,达成政校企行发展共同体。

(三) 共育团队,校企人力资源双向流动两栖发展

人力资源是行业学院建设发展的第一资源,促进校企人员双向互动是资源融合的重要内容,也是校企利益共赢的结合点。在现代工程教育背景下,光伏科技学院与行业企业合作组建师资队伍建设委员会,为学院师资发展提供决策。建立行业学院教师工作室,承担行业学院内部师资交流、培训等业务,建立校企人力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支持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专家双向流动、两栖发展,将行业学院建设成为高素质“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的重要载体。一方面,全面实施工程师资达标计划,以实施“产业教授计划”和“高工级教授计划”为引领,通过多种方式、多种途径,从联盟企业选聘实践经验丰富的高水平工程专家和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大力引进具有丰富工程经历的教师。另一方面,完善师资队伍能力结构转型的教师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对现有专职教师,学院明确提出企业工程实践经历和定期持续更新的要求,纳入职称评定和绩效考核。支持、鼓励、保证专职教师到联盟企业获得足够的工程实践经历,并不断更新工程知识,掌握新的实践技能,丰富工程实践经验,不断提升教师工程能力素养,强化工程背景。在行业学院内部师资双向互动过程中,校企双方人员实现了专业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双向融通,共生发展。

(四) 共筑平台,五合一基地促进产教科教融合

针对光伏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更新演变,光伏科技学院进一步动态对接产业链,加强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深度、参与主体的广度以及科技开发面向应用的效度,与行业龙头企业积极探索融合教学实习、企业导师来源、学生就业、教师企业研修、教师产学研合作功能复合的五合一基地,促进学生成长、教师发展、业界增效、校企衔接。区别于传统实践教学基地挂牌多、合作应用少的情况,五合一基地采取立项、审批、授牌、认定评估等过程化管理,并且在五大功能上拥有明确认定标准。比如,浙大紫金光电五合一基地建设量化指标中明确要求每年接收不少于20名学生开展实习实践;联合申报各类产学研合作项目,横向科研项目经费50万以上;每年选派至少3名教师赴企业6个月以上脱产研修;每年聘任企业专家和高级管理人员作为企业导师,指导来源于基地生产、教育实践的毕业设计(论文)15人以上;每年至少有10名学生在企业高质量就业。五合一基地五方面建设内涵不是简单叠加,而是彼此相互关联,相互促进,整体提升基地建设水平。教学实习基地成立必然促进合作教育开展;合作教育开展有效吸收培养企业工程师作为校外导师;校外导师和学校教师间工程实践和理论知识的交流互动促进学校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提升,并且吸引教师进入企业研修;企业研修开展和企业导师实施促进了学生培养质量提升,学生获取工作机会增加;同时,教师实践能力提升,又促进了产学研合作开展;科研项目展开,通过科研反哺教学,又促进教学实习基地质量提升。五合一基地建设整合了有限的教育资源,使得原有多种类型的“粗放型”基地建设,向多功能、优质基地建设发展。通过校企联姻,资源共享,建立“平等、互利、互信”的合作关系,调动了企业建设基地的积极性和热情。在五合一基地中,企业场景化的实习实训平台让学生学习真正融入真实生产和技术开发工作环境,在来自企业真实案例的项目化教学中真正实现“做中学”,在解决行业产业实际复杂应用问题中,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产教融合、科教融合。

(五) 运行成效

十多年来,光伏科技学院政校企行多方协同共建产教融合共同体,特色鲜明,成效显著。学院被立项为江苏省首批重点产业学院,并推荐参加国家首批现代产业学院评选。光伏科技学院核心专业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江苏高校品牌专业、江苏省重点专业。相关团队分获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江苏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光伏科技学院校、产、企合作编写12部新能源专业系列教材在科学出版社出版,填补了国内该领域校企合作开发系列教材的空白,其中多部教材获批江苏省重点教材。近年来,学生累计参加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计划34项,在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中国机器人大赛、江苏省“创青春”“挑战杯”“互联网+”等省部级比赛中获奖39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不断提升,优秀毕业生获得“全省百名优秀青年”“江苏好青年”“江苏创新创造好青年”等称号。

光伏科技学院同苏州宇量联合主持江苏省科技厅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 “高安全性高性能三元动力锂电池模组的研发及产业化”,相关成果成功应用于宇量电池生产线实现量产;与中利腾晖联合申报“高效率抗老化单晶硅双面双玻电池及组件的关键技术及应用”有效提高光伏组件的转化效率,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三等奖。学院被纳入联盟企业人力资源培养和员工培训发展基地,成为企业集团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院绝大部分学生就业于联盟企业,并普遍受到用人单位高度评价,学生知识与能力直接与联盟企业岗位需求对接,缩短员工培训周期,带来直接经济效益。十年来,中利腾晖共录用近百名毕业生,其中部分已成为企业中层和技术骨干,其中不乏企业首席光伏发电专家。伴随光伏科技学院成立和发展,联盟企业的光伏产业也不断成长壮大,中利腾晖从2010年成立以来已经发展为全球前十大光伏制作商、国内最大光伏电站开发商之一。

三、结语

常熟理工学院光伏科技学院政校企行多方共建组织,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建立四方共同负责和管理的“一体制、四机制”组织管理体系;通过共创愿景,为区域光伏产业发展服务,在利益、文化、制度、资源各方面多层级多维度互联互通形成整体合力,形成了高校“四引”和行业企业“四获”的合作共赢局面;通过共育团队,与行业企业合作组建师资队伍建设委员会、行业学院教师工作室,促进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专家双向流动、两栖发展;与行业龙头企业共筑平台,改变原来多种类型的“粗放型”基地建设状态,建立融合教学实习、企业导师来源、学生就业、教师企业研修、教师产学研合作多功能、优质的五合一基地。常熟理工学院光伏科技学院在战略、利益、情感、行动等方面探寻行业学院模式的产教融合共同体发展之路特色鲜明,对于其他高校,特别是地方应用型高校面向产业发展需要探索产教融合办学模式和共同体发展途径,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作者:张晞 常熟理工学院助理研究员,张根华 常熟理工学院教授,钱斌 常熟理工学院教授,徐惠钢 常熟理工学院教授     

文章来源:《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1年第五期,文章有删减